◎《經濟學人》:科技改善了金融市場效率,卻也加深社會不平等
演算法、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在金融業的應用,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向來是人人稱羨的金飯碗、過去在投資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基金經理人,如今也開始受到威脅。根據晨星(Morningstar)發表的報告指出,今年8月,美國境內被動式管理(不主動選股、不以打敗大盤為目的,只需追蹤指數表現)的股票資產總額達到4.3兆美元,首度超越由基金經理人管理的股票資產。顯而易見,基金經理人的重要性日趨低落。
許多大型投資機構,例如橋水(Brdigewater),雖然高度依賴演算法進行資料分析,但仍由基金經理人敲定最後的投資決策。
但是,已有不少新興投資機構,例如國際對沖基金Two Sigma和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則是更進一步,透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進行選股、決定投資標的,完全不需要人力介入。
過去被視為基金經理人價值核心所在的工作內容,包括:分析資訊、設計投資策略、決定投資標的等,未來都可以被機器取代。如今在美國股市,由傳統基金經理人操盤的股票交易,只佔機構法人整體交易量的10%。
往好的方面來看,科技的運用讓金融市場更有效率,投資成本降低,許多基金公司已大幅降低管理費用,甚至完全取消。
然而,科技永遠都有它黑暗的一面,很可能因此導致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例如近年來美國股市出現的「閃崩」(Flash Crash)現象。
2010年5月6日,美國股市無預警暴跌600點,5年後終於找到罪魁禍首:一名36歲的英國交易員薩羅(Navinder Singh Sarao)透過電腦程式炒作股市,他在芝加哥交易所大量下單,改變指數走向之後又迅速刪單。5年之內,因此大賺4,000萬美元。未來,類似的事件是否會更加頻繁?
科技帶來的另一個擔憂是:擴大社會不平等,財富加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
金融投資決策和交易愈來愈依賴規模龐大、高度複雜的資料分析、技術軟體和演算能力,但是並非每個人都可以獲得這些資源和能力。
不僅如此,近來更是出現數據壟斷的情形,例如某些基金管理公司或投資大戶砸大錢買下特定資料的獨家使用權。誰擁有資料,誰就能取得投資優勢,投資獲利勢必將流向少數投資人手中。
這又會衍生另一個問題,當少數基金或投資人掌控股票投資市場,公開上市企業的股權也可能因此落入少數人手中,對於公司治理將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也是未來必須深入探討與解決的課題。
◎《彭博商業週刊》:私募股權基金是天使?還是魔鬼?
湊巧的是,這一期《彭博商業週刊》的封面故事也同樣與投資有關。不過,探討的主題是相對於公開市場的私募股權基金。所謂的私募股權基金,指的是透過私下、而非公開募資的方式,向特定少數人(通常是高收入的個人或是機構投資人)籌募資金。
私募股權基金最常見的投資模式便是透過融資併購,買下經營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或是私人企業100%的股權,並進行重整,再透過上市或轉售給第三方,脫手獲利。
不過加入基金的投資人所要支付的費用可不便宜,一般來說,基金公司除了每年收取2%的管理費之外,還會抽取獲利的20%作為績效獎金,這也是私募股權基金重要的獲利來源。
當然,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回報相當可觀,年報酬率至少在13%以上,高於史坦普500平均9%的投資報酬率。
但是,漂亮的數字背後也隱藏不少黑洞。
正因為是私募股權,許多資訊無法在公開市場上找到、相對不透明,因此所謂的投資績效,基本上是基金公司說了算,投資人很難查明真確性。另一方面,隨著市場上出現愈來愈多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報酬率也開始遞減。
然而,私募股權基金雖然收到金字塔頂端投資人的歡迎,但是也引發不少問題。
該不該相信私募股權基金?
如同前文所提,私募股群基金通常會選擇營運表現不佳的企業作為收購標的,重整之後再轉售出去。
對於被收購公司而言,私募股權基金就像是及時雨一般,提供需要的資金與經營輔導,但事情的真相總是不如表面那般美好。研究顯示,被收購的公司往往被迫刪減員工薪資與投資,破產機率也較高。
在美國,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零售業,這幾年紛紛成了私募股權基金的「獵物」,過去10年來私募股權基金收購超過80家零售商。但是在2018年,宣告破產的大型零售商當中,絕大多數都是私募股權基金所擁有,這些破產案總計導致130萬人失業,遠高於過去10年的總和。
最明顯的例子正是玩具反斗城。
玩具反斗城的悲劇
2005年,KKR、沃納多(Vornado Realty Trust)和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等3家私募股權基金公司,共同以66億美元的價格買下玩具反斗城所有股權。
但實際上這3家公司僅出資13億美元,剩下的53億美元都是來自於貸款,這正是典型的融資併購手段。大筆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必須由玩具反斗城自行負擔,每年償債的金額高達5億美元。
龐大的債務負擔,再加上來自亞馬遜(Amazon)等電商的競爭威脅,最終壓垮玩具反斗城,不得不於2017年申請破產保護。
除了零售業之外,美國住宅租賃市場也成了私募股權基金的目標,目前美國最大的獨立式住宅租賃公司Invitation Homes,便是由私募股權基金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所投資。
他們大舉收購房屋,重新裝修之後再對外出租,但也因此間接推升了當地的房租價格。另一方面,隨著房源減少,一般民眾更難買到房子。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他們沒有機會、也沒本錢投資私募股權基金,但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卻嚴重受到影響,整體社會也付出了不小代價。
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遊戲
就如同演算交易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私募股權基金也是導致社會不平等的另一個元凶,原因在於:
第一,私募股權基金公司的高額獲利產生了大量的億萬富豪。在美國,年收入1億美元以上的私募股權基金經理人人數,已經高於投資銀行家、金融機構領導人、和職業球員的總和。
第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門檻高,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遊戲。
第三,私募股權基金收購企業之後,為了改善營運,往往採取裁員或減薪方式,受害的永遠是基層員工,有錢的投資人則是開開心心地等著投資報酬入袋。
正因觸及了社會平等問題,私募股權基金成了2020美國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之一。
聲勢逐漸看漲的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便形容私募股權基金如同是「吸血鬼」,她提出一項新法案,希望能加強私募股權基金的監管。但是,想當然爾,這項提案必定會遭到華爾街的強烈反彈。(原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