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01/31程式交易_AAA虧損602點,下跌 5.02%(台指期 + 0.86% )

AAA總策略減持至40%空單;
上證又休市,與美股昨日緩漲0.31%,而台指期貨則隨美股反彈0.86%,交投氣氛回歸;今天盤勢乃反彈相當弱勢,故僅視為多頭抵抗,而非有效之反彈,其餘研判不變;
由於期指開高震盪,獲利吐回5%!跌深反彈,因此AAA整體策略空單縮到40%,總績效回吐5%,有點可惜,本周尚賺將近5%;一開盤就反向跳空開高90點,Hm價差逆勢經理人立刻停利後空翻多,入袋為安,盤態跌深反彈,但力度不算大,乃一個大幅震盪N形盤整,不過其他經理人空單續抱,昨天的獲利吐回了490點,繼續加油;目前總策略留4空單,由1逆勢策略作多,而2主力策略都作空,靜待未來盤勢發展;

特斯拉大漲10.3% 世衛肯定中國的努力 美股黑翻紅(投組YTD +3.18%)

投組成分個股(eToro實單績效連結)

市場指數

三大主營業務全線增長助特斯拉第四季度營收恢復增長


財報重點:

1三大主營業務營收全線增長助營收同比恢復增長;
2淨利潤達1.05億美元,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
3運營支出同比持平,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略有上漲;
4電動車產量及交付量同環比均實現增長。


一、營收同比恢復增長

特斯拉第四季度總營收為73.8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72.26億美元相比增長2%,也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期。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市場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特斯拉第四季度營收將達70.2億美元。

特斯拉第四季度總營收的同比增長,得益於電動車業務、發電和儲能業務、以及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的同比增長。其中,電動車業務的總營收為63.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63.23億美元增長1%,比上一季度的37.24億美元增長19%;發電和儲能業務的營收為4.36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3.72億美元和上一季度的4.02億美元;服務及其他業務的營收為5.80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5.31億美元和上一季度的5.48億美元。




二、持續實現盈利

特斯拉第四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05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為0.58美元,這一業績不及上年同期。2018財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40億美元,每股收益為0.81美元。這也是繼2019年第三季度之後,特斯拉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特斯拉第四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為3.86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2.14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調整後淨利潤為3.45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2.00美元,好於分析師預計的調整後每股收益1.72美元。


三、運營支出同比持平

特斯拉第四季度總運營支出為10.3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0.29億美元持平,較上一季度的9.30億美元增長11%。其中,研發支出為3.45億美元,低於上年同期的3.56億美元;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為6.99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6.68億美元;重組及其他支出為-12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500萬美元。


四、電動車產量同環比增長

特斯拉第四季度電動車總產量為10.49萬輛,較上一季度的9.62萬輛增長11%,高於上年同期的8.65萬輛。其中,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總產量為17933輛,比上年同期的25161輛下降29%,比上一季度的16318輛增長10%。Model 3車型的產量為86958輛,比上年同期的61394輛增長42%,比上一季度的79837輛增長9%。


五、電動車交付量同環比增長

特斯拉第四季度電動車交付總量為11.21萬輛,較上一季度的9.72萬輛增長15%,較上年同期的9.10萬輛增長23%。其中,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總交付量為19475輛,比上年同期的27607輛下降29%,比上一季度的17483輛增長11%;Model 3車型的交付量為92620輛,比上年同期的63359輛增長46%,比上一季度的79703輛增長16%。
原文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01/30程式交易_AAA獲利1180點,上漲 9.83%(台指期 - 6.12% )

AAA總策略改持至60%空單;
上證休市,與美股昨日盤整,而台指期貨則逕自重挫6.12%,交投氣氛爆發;今天盤勢原本就有下跌三法型態的前提(意指向下修正機率較高),適逢肺炎利空,導致出現爆量重挫修正;技術面上,修正過頭往往會出現報復性反彈,然彈後仍會回歸修正,沉澱凌亂之籌碼;請注意,目前所處價格相對位置較高,較具修正之想像空間,與前次SARS相對位置較低不同;
由於期指開低重挫,恭喜大賺5萬9千元!技術面加上肺炎消息利空,AAA整體策略迅速多翻空到60%,所以順跌勢大賺,總績效轉虧為盈,厲害啦;早盤KE1與DHL經理人都停損多翻空,所幸有H3經理人空單入袋,以及封關前減持部位也小有斬獲,兩者都大大減輕順勢策略被巴的負擔,最終KE1經理人又將空單追至40%,將功贖罪;目前總策略留6空單,由2主力+1逆勢策略都作空,靜待未來盤勢發展;

FB上漲2.5% 費半領跌 美股收平(投組YTD +3.18%)

投組成分個股(eToro實單績效連結)

市場指數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輝達上漲3.23% 科技領軍 美股收高(投組YTD +2.79%)

投組成分個股(eToro實單績效連結)

市場指數

握蘋果Q1財報:iPhone11立大功、冠狀病毒影響、安裝基數飆15億


蘋果截至去年 12 月 28 日的季度關鍵數據:
每股純益: 4.99 美元,優於預期 4.55 美元
營收: 918.19 億美元,優於預期 885 億美元
iPhone 營收: 560 億美元,優於預期 516.2 億美元
服務營收: 127.2 億美元,低於預期 130.6 億美元
其他產品營收:100 億美元,優於預期 95.2 億美元
毛利率: 38.4%,優於預期 38.1%
第二季度營收財測: 630 億美元至 670 億美元,優於預期 624.5 億美元

庫克說:「由於蘋果 iPhone 11 和 iPhone 11 Pro 機型的強勁需求,以及服務和可穿戴設備的歷史新高記錄,我們很高興報告蘋果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度營收。」

焦點一:iPhone 銷量一年來首次增長,蘋果創有史以來最高季營收

蘋果以舊換新、低價帶動換機需求的銷售計畫正發揮功效,智慧型手機營收達 560 億美元,相較之下,去年同期銷售慘淡為 520 億美元。

庫克表示,iPhone 11 是 2020 財年第一季最暢銷的手機。

庫克提到,iPhone 11、iPhone 11 Pro 手機系列推動營收增長,預測這些設備是蘋果有史以來最強大的 iPhone 系列。

對於外界引頸期待的 5G iPhone,庫克表示,儘管三星等競爭對手已經在銷售 5G 手機,就 5G 而言,蘋果處於全球部署的早期階段。他並迴避了對潛在 5G iPhone 的任何疑問

焦點二:Q1 可穿戴設備銷售創財富 150 強規模

本季蘋果可穿戴設備部門實現 100 億美元營收,優於預期的 95 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 73 億美元,其中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銷售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可穿戴設備本季銷售額,已經超越了 Mac 營收,與財富 150 強企業的的規模相當。

庫克表示,在第一季蘋果無法生產足夠的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Series 3 設備來滿足市場需求,而且都仍在缺貨中,蘋果正努力解決這兩個問題。

焦點三:新型冠狀病毒衝擊 Q2 營收、供應鏈產能佈局

蘋果 2020 財年 Q2 營收預測,介於 630 億美元至 670 億美元之間。

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表示,蘋果正密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該疫情已對下一季財測造成影響,由於冠狀病毒爆發,預測範圍比平常還更大。

蘋果稱,蘋果在武漢有一些供應商,但在這些情況下,蘋果有替代供應商,但對中國其他城市的情況不太明朗,隨著疫情繼續蔓延,一些城市已將開工時間延後一週。

庫克稱:「我們在提供財測中考慮我們最好的想法,近幾天全中國各地的零售量都受到影響。」

目前蘋果已關閉了中國的一家商店,並因人流量減少縮短其他商店的營業時間。

eMarketer 首席分析師 Yoram Wurmser 表示,蘋果預測第二季比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還要強勁,但疫情正在以其無法預測的方式在中國擴散,這可能會破壞此一樂觀的預測,因為蘋果硬體主要在中國安裝。

焦點四:服務營收遜於預期

上季服務營收業務是蘋果財報一大亮點,但本次報告的營收卻低於預期,蘋果服務營收銷售為 127.2 億美元,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期的 130.6 億美元。


蘋果歷季服務營收表現。(圖片:appleinsider)
庫克說:「該季服務營收達到創紀錄 127 億美元,年增 17%。我們再一次看到了我們所有五個地理區域兩位數增長,並為包括雲端服務、音樂、支付服務和 App Store 搜尋廣告業務在內等多領域創造的新歷史記錄。」

蘋果去年推出了全新訂閱服務串流影音服務「Apple TV+」、遊戲訂閱「Apple Arcade」、遊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庫克將 2019 年描述為服務營收歷史性的一年。

蘋果稱,Apple TV + 等新推出的服務並沒有對 12 月當季財報產生太大影響,同時還稱免費試用服務遞延了營收。

焦點五:設備活躍用戶數大躍進

蘋果已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安裝基數,全球客戶使用的活躍安裝設備超過 15 億台,訂閱用戶達 4.8 億,較去年同期的 14 億台、3.6 億訂閱客戶還更高。

庫克稱:「我們活躍的設備安裝基數在全球各地都有所增長,目前已超過 15 億台。我們認為這是對客戶滿意度,參與度和忠誠度的有力證明,也是我們推動我們發展的重要動力全面增長。」

焦點六:大中華地區營收恢復增長

蘋果 2020 財年第一季大中華地區營收恢復增長,營收達 135.8 億美元,高於去年的 131.7 億美元,年增 3.1%。中國地區營收佔蘋果總營收的 14.8%,表現略遜於美國和歐洲等地。蘋果在大中華地區的 iPhone 銷量實現兩位數增長,提振了該地區的營收增長。

蘋果大中華地區營收恢復成長。(圖片:appleinsider)





蘋果全球各地銷售 (上到下),美國、大中華地區、歐洲、日本、其他亞太地區營收增長率 (圖:Zero Hedge)
(原文1) (原文2)

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超越肉類上漲4.4% 武漢肺炎席捲全球 中國累計82死 美股大跌(投組YTD +1.71%)

投組成分個股(eToro實單績效連結)

市場指數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Beyond Meat 是美國發展最快的食品公司之一,屬於人造肉中「植物肉」的一種。

人造肉主要分類兩種:一種是植物肉,一種是實驗室培養肉。

「植物肉」主要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質,生產類似動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觀的食品。從2010年開始,很多創業公司進入該領域,如 Beyond Meat 、Impossible Foods 和 Just。

如果說,「植物肉」是用植物蛋白質「拼」出來的,那麼,「實驗室培養肉」則是用動物細胞「種」出來。

「實驗室培養肉」是從動物體內的肌肉組織進行細胞分離,提取少量幹細胞,放在營養液裡培育,用糖、氨基酸、油脂、礦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喂養」幹細胞,繼而生長分化為人造肉。

在培育的過程中,還可以人工控制加入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使造出來的肉更有利於人體健康。這其中的公司包括 Appleton Meats、SuperMeat、Mission Barns 等。

當前主流的人造肉主要是「植物肉」。但從長遠看,「實驗室培養肉」無疑代表人造肉的未來。

Beyond Meat 於 2009 年在美國馬里蘭州成立。2016年推出公司旗艦產品 Beyond Burger,另有 Beyond Sausage、Beyond Chicken 等。


公司所銷售的產品可以分為兩大類,新鮮植物肉類和冷凍植物肉類。其中新鮮植物肉類佔比超過80%。

Beyond Meat 在北美的發展順風順水。

2017 年 6 月,1000 家 美國克羅格超市(Kroger)及其附屬品牌店肉類部門開始出售 Beyond Burger。
2017 年末,Beyond Meat 與加拿大第二大速食漢堡連鎖店 A&W Canada 接洽 ,在其 1000 個網點選單內增加 Beyond Burger。2018 年 8 月,公司與三家主要分銷商合作,在歐洲推出產品。
2019 年 5 月 3 日,Beyond Meat 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募集資金 2.19 億美元。上市首日便大漲163%至65.75美元,市值在當日收盤時飆升至38.3億美元。
Beyond Meat 股東陣容豪華,包括比爾‧蓋茲、李奧納多·狄卡皮歐、Twitter 聯合創辦人、前通用電器 CEO,還有前麥當勞 CEO Don Thompson 創立的風投公司 Cleveland Avenue 等。除此以外,Beyond Meat 還吸引到美國肉製品巨頭泰森食品的投資。

2019年三季度,Beyond Meat 首次實現了盈利,三季度營業收入9200萬美元,環比增長37%,同比增長250%。其中零售佔比52%,餐飲業務佔比48%。

此輪資金炒作 Beyond Meat 主要受益於三個因素:

因素一:麥當勞擴大試點 + Snoop Dogg明星助陣

Beyond Meat 這波大漲得益於麥當勞試點人造肉漢堡消息。

麥當勞於2019年9月在加拿大部分餐廳試點使用 Beyond Meat 人造肉餅製作的漢堡。

2020年1月8日,麥當勞宣佈與 Beyond Meat 擴大合作,從1月14日開始,將 Beyond Meat 漢堡的試用範圍擴大到加拿大的52家麥當勞門店,並將這種漢堡的試點時間延長三個月。

就在1月7日,Beyond Meat 的最大競爭對手 Impossible Foods 表示,不再試圖為麥當勞供貨,因為其人造肉的生產能力無法滿足麥當勞的需求。

瑞銀預計,如果麥當勞在其美國的近1.4萬家門店推出此類產品,每年的銷量可能超過2.5億個。

1月13日,速食連鎖品牌 Dunkin'宣佈美國說唱歌手 Snoop Dogg 將推廣用 Beyond Meat 肉腸製作的早餐三明治。受此消息影響,Beyond Meat 立即收漲19%。

不過,對於麥當勞擴大試點的舉動,一些分析師也有不同的解讀。麥當勞擴大試點的計畫表明它對 Beyond Meat 為所有餐廳供貨的產能仍持保留態度。

因素二:進入中國

1月14日盤前,Beyond Meat 的執行董事長Seth Goldman在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組織的2020年年度零售展會Retail's Big Show 2020上表示,希望今年打入中國內地市場。

「我們還沒有宣佈任何事,但希望今年做些事情。」Goldman透露,Beyond Meat 真正的目標是在各大陸獲得成功,在當地種植作物並生產產品。

對於 Beyond Meat 來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1月14日,Beyond Meat 股價盤中一度飆升18%,沖高回落,最後收漲2.37%,至117.05美元。

但是中國市場真的想進就進嗎?《紐約時報》認為,對 Beyond Meat 來說,進入中國市場還是存在幾個障礙的。

首先,中美消費者的認知不同。

儘管素食蛋白在中國菜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在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中,許多消費者認為肉是一個重要的地位象徵。

而且中國做肉的方法通常與美國的不同,因為很多人喜歡吃帶骨頭的肉,而非 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提供的肉排和肉腸產品。

近年來,不少中國公司已開始研發「植物肉」人造肉,但主要是針對素食者,而不是 Impossible Foods 和 Beyond Meat 希望吸引的肉食者。

其次,中國的監管很複雜。

Beyond Meat 首席執行長伊桑‧布朗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稱,中國的監管「讓人望而卻步」。

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在模仿動物肉製品的味道和口感上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這意味著它們在中國會面臨不同的監管。

Beyond Meat 的「植物肉」使用的是豌豆蛋白,而 Impossible Foods 的「植物肉」則依賴於一種來自轉基因大豆的血紅蛋白分子。

在中國,監管食品行業的主要機構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該機構已將 Beyond Meat 的產品歸類為豌豆製品,將 Impossible Foods 的人造肉歸類為大豆製品。

但就目前而言,外國公司生產的「植物肉」人造肉不符合現有標準的,都必須向監管機構提交申請,或改變配方,才能進入中國市場。

監管過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雖然 Beyond Meat 稱其配方符合中國的規定,但 Impossible Foods 則必須提交「新成分」申請才能獲得批准。

隨著監管審批時間的拖延,越來越多的本土公司正在研發麵向中國消費者的「植物肉」人造肉。

深圳一家名為齊善食品的「植物肉」人造肉製造商推出了一種類似中國南方名菜「獅子頭」的「植物肉」燉丸子。

北京一家名為珍肉的「植物肉」人造肉初創企業正在使用3D影印機來生產蛋白質替代品,包括骨頭、肌肉,以及中國消費者希望在肉中含有的其他結構成分。

珍肉使用豌豆蛋白製作「植物肉」人造肉,並於2019年7月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此輪投資來自天使投資人王展及團隊自有資金,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

目前中國人造肉缺乏相應標準,2020年上半年,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將出台人造肉團體標準,從素食、人造植物肉、細胞肉三方面制定,從原料、營養、口感、風味、品質等方面進行剖析。


因素三:逼空行情

此輪 Beyond Meat 的拉升也受到了逼空行情的助推。

引發逼空行情的三個主要原因是空頭興趣高,廣泛的負面情緒以及技術上處於超賣狀態。

這正好是 Beyond Meat 剛進入一月份時情況。

Beyond Meat 長達5個月的調整引來很多空頭。到了1月14日,Beyond Meat 還有近40%的流通股票為空頭頭寸。僅在本月,這些交易員的空頭頭寸就超過了5億美元。

麥當勞進場,人造肉第二波來襲

對於那些融券做空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價格的上漲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損失和追加保證金要求。所以,空頭可能不得不平倉止損,這給多頭增加了動力,為此次上漲點火澆油。

競爭對手環伺,護城河不深
人造肉是一個大趨勢和大市場。有數據預測,全球肉類消費約 1.4 萬億美元,如果人造肉的滲透率達到 1%,那麼市場規模將達到 140 億美元。

市場雖大,卻也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除了上述提到的幾家中國公司,越來越多的美國食品製造商和超市也在進入這個市場。

其中包括美國克羅格超市(Kroger)、蛋白質巨頭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雀巢公司、美國食品巨頭 ConAgra、高級肉食製造商 Hormel 和知名穀物早餐和零食製造公司 Kellogg。

這也從另一個層面突顯了 Beyond Meat 的護城河還是比較淺的,幾乎任何公司都可以進入該領域。

而且如果 Kroger 超市進入人造肉領域,這意味著其他超市也可以這樣做,Beyond Meat 的大部分業務可能會被搶走,或者利潤會變薄。

可見,人造肉領域的競爭剛剛開始,未來還會有很多變數。

這一輪由利好消息和逼空行情引發的 Beyond Meat 飆升行情的持續性,還要看後續在業績的落實上能否提供更多的支撐。(原文)

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網飛大漲7.24% 武漢肺炎境外病例少 美股收平高(投組YTD +4.3%)

投組成分個股

市場指數

Netflix亞太區收入兩年暴增兩倍 這兩部片子功勞最大

美國串流媒體巨頭網飛(Netflix)2019年在亞太地區收入激增至15億美元,是2018年的三倍,使得該公司看中亞太地區為下一個重點增長市場,並強調投資日本和南韓原創內容的重要性,目前網飛熱映的日本《AV帝王》(Naked Director)和南韓「史詩級」的喪屍片《李屍朝鮮》(Kingdom)影集,都獲得熱烈回響。

「面對亞太市場,公司在提供內容;向會員提供的定價、套餐方案、優惠方案;分銷和付款方式方面變得越來越聰明,所以,我認為我們在亞太地區表現會越來越好;實際上,業績也是逐季增長。」 Netflix財務長Spencer Neumann周二發布財報時在視訊法說會上表示。

亞太地區僅佔網飛總收入的7.3%,但是它已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2019年,Netflix在亞太地區擁有超過1600萬付費用戶,比2017年的650萬和2018年的1060萬分別大增1.5倍和51%。由於美國市場增長停滯和競爭加劇,Netflix一直在加大在亞洲的擴張力度。

Netflix獲得吉卜力工作室21項作品授權

Netflix最近獲得日本動畫公司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創作的21種作品版權授權,這些作品在190個國家(包括亞洲大部分地區)發行。

Netflix還在2019年11月宣布,南韓CJ ENM和子公司Studio Dragon將從2020年開始的三年合作關係,為Netflix製作原創的南韓電視劇。

今年1月初至今,Tvn和Netflix熱播韓劇《愛的迫降》引起轟動,由偶像明星孫藝真跟玄彬主演分別飾演南韓財閥女和北韓大尉,劇情引人入勝,題材新穎,目前已上映10集,收視率持續攀升,造成話題。

Netflix內容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說:「舉例來說,我們投資拍攝日本跟南韓本地原創內容,產生超級影響力,這種模式已變得更加複雜。」

薩蘭多斯表示,投資拍攝日本《AV帝王》(Naked Director)和南韓《李屍朝鮮》(Kingdom)等影集,獲得回報,因為它們已成為全球熱門影集。Netflix將繼續拍攝更多亞洲區原創內容。

Netflix第四季收入增加31%

截至2019年12月31日,Netflix第四季全球的收入為55億美元,增長31%,帶動2019年全年總收入超過200億美元。

第四季,Netflix在美國用戶增加423,000個,低於市場預期的增加60萬;海外用戶增至830萬,超過公司預估的700萬,現在,Netflix在全球擁有1.67億用戶,其中包括美國6040萬用戶。


這些用戶數字說明,Netflix的海外業務依然充滿希望,沒有遭遇重大競爭威脅的跡象,而烏雲開始在美國本土市場聚集,好萊塢競爭對手提供新服務,並挖角創意人才。

去年11月,華德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正式上線迪士尼+流媒體平台,每月提供6.99美元的服務,該服務提供一系列內容,包括經典動畫、《星際大戰》和皮克斯動畫的特許授權。在這項服務開始的第二天,迪士尼說,有多達1000萬用戶註冊,後來迪士尼都沒有更新該數據。

Netflix在美國市場強敵環伺

蘋果公司於同月推出了Apple TV +,為消費者提供每月4.99美元的看片服務。儘管Netflix最便宜的月租費為每月12.99美元,但是蘋果提供的原創節目數量相對較少,不具備Netflix和其他公司擁有的大量經典影片庫。

今年春季,Comcast Corp.的NBCUniversal和AT&T Inc.的WarnerMedia計劃推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流媒體服務:Peacock和HBO Max。

在周二的盤後交易,Netflix的股價上漲2%以上,稍早收338.11美元,從9月24日至今的3個多月內,累計上揚32.8%(原文)。

2020年1月22日 星期三

超越肉類大漲18.38% 武漢肺炎美股變色(投組YTD +4.33%)

投組成分個股

市場指數

Beyond Meat揮軍中國市場

微軟、可口可樂集團等大企業參與投資的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即將進軍中國市場。中國植物性食物工業聯盟秘書長薛岩近日透露,Beyond Meat將在2020年首季登陸中國市場,現在正在進行進口食物相關批閱程序,預計一開始將先在網上販售。

 新京報報導,出於保護動物、環保需求及對健康的追求,全球的植物人造肉風潮已持續一段時間。在中國,由於市場的肉製品消費占食品消費比重大,而飲食結構原本也有消費素食肉的習慣存在,對人造肉有一定接受程度,因此植物人造肉市場一直被廣泛看好。

 市場預估,未來10年植物人造肉會占全球超市零售肉製品銷量的13%,Beyond Meat公司執行董事Seth Goldman認為,這也讓進軍海外市場非常有必要。他說,公司還沒有正式宣布,但2020年一定會有所動作,不過目前並沒有在中國建設生產線的計畫。

 Beyond Meat是美國最早成立的一批植物人造肉公司之一,成立於2009年,目前旗下的植物人造肉漢堡、香腸、碎肉等產品在美國各大超商零售管道販售,在零售管道外,該公司也是麥當勞、Subway等速食店的植物人造肉供應商。

 Beyond Meat的投資者包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可口可樂集團財務長Kathy Waller以及Twitter的財務長Ned Segal等。2019年5月,Beyond Meat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當日股價暴漲163%,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IPO首日最大漲幅。(原文)

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01/20程式交易_AAA虧損219點,下跌 1.83%(台指期 + 0.32% )

AAA總策略改持至20%多單;
上證彈0.66%,與美股上周五續漲0.39%,而台指期貨則隨之也漲0.32%,交投氣氛驟減;今天盤勢乃日出紅K上漲,持續短線反彈,有下跌三法型態味道;台股今日封關,開紅盤時能否以氣勢挑戰黑K高點,是近期極短線觀察重點,其餘研判不變;
由於期指開高微漲,但震盪幅度縮減,加上明天起股市就休息了,因此AAA整體部位由空翻多,但部位縮減;KE1與DHL經理人皆小虧空翻多,KE1多單還加至30%,但Hm經理人一早空單進場,減減多單熱度;今天乃封關日,為降低將來7個休市交易日中,萬一發生重大事故的風險,因此收盤前決定減持一半部位以策安全;目前總策略留2多單,由2主力策略作多,而2逆勢策略都作空,靜待未來盤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