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你該注意的配息真相!配息型基金是什麼?

當基金投資所賺到的利息、股利進帳之後,會按期發配給投資人的就是「配息型基金」。其中,發放配息的時間各異,常見的有月配、季配、半年配或年配等多種不同的設定,投資人可考量自身需求,選取適合自己的配息頻率。

有一些配息型基金會在基金名稱後加註 「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的字樣,這裡所說的「本金」代表的並不只是投資人剛開始投入的資金,還包含了「已實現的資本利得」與「未分配收益」,「已實現的資本利得」就是經由買賣股票或債券等受益權證所獲得的價差利益,而「前期未分配收益」指的是在前期配息後剩下的收益。如果配息來自於「已實現的資本利得」、「未分配收益」、「投資的初始金額」,那該檔基金就須標示「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配息型基金有兩大優點,首先是它可以定期幫助投資人盈餘獲利了結,讓人擁有現金在手、安全感油然而生的踏實感,適合需要固定現金流量收入來應付生活需求的投資人(如退休人士)。其次,當現金分配到手後,如果接下來的市況走跌,也可因而避開虧損,有避開未來市場下跌風險的作用。

當然,凡事都是一體兩面,趨避了未來市況不好的風險,也有可能是錯過了參與未來市況良好的機會,一切端視投資人選擇是要落袋為安,或是要持續跟進市場,這兩種選擇當中並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有賺錢才有配息—不然你拿的只是你自己投入的本金
再來,基金要發配收益,自然是有賺錢才有得分配,所以有些配息型基金的種類屬於不固定配息,只有當收益盈餘達到配息的標準(以公開說明書為準)時才會發放。

但有些配息型基金雖然沒有盈餘,甚至處於虧損狀態,但它依然可以按期配息,聰明的你明白是怎麼回事嗎?

答案就是—基金公司拿你自己的本金來發配給你!在沒有配息、已實現資本利得與未分配盈餘都不足的情況下,為了維持配息率,基金公司便會從「投資的初始金額」中發出配息,這是一種把你錢從右邊的口袋放到左邊口袋的概念,甚至還有可能因此而需要繳稅(配息課稅的觀念後面將介紹),當真是得不償失。因此,我們明白,固定配息的基金並不代表它就會是一種穩定賺錢的基金,它背後機制有可能只是拿你的錢來配還給你而已。

在配息當日,投資人其實並沒有因此「額外增加」獲利
基金配息是直接從淨值中扣除,所以其實有沒有配息這個動作,對投資人的獲利並沒有太大差別。舉例來說,假設檸檬熊買的基金淨值為 10 元,經過一段時間後淨值上漲為 15 元,此時基金公司進行配息動作,每單位的基金都配息 5 元到投資人的帳戶,所以檸檬熊的基金淨值帳面上仍為 10 元,而檸檬熊的銀行戶頭內獲得了 5 元的配息現金。

這樣的行為與檸檬熊選擇累積型基金(不配息型),然後帳面上基金淨值有 15 元,並沒有兩樣(差異點只在於,配息的盈餘是留在投資人的口袋內;不配息的盈餘則繼續留在基金內進行投資)。

基金的配息收益是會被課稅的
基金的收益可以分成兩種來看來,一種是投資人透過買賣基金淨值所賺得的價差,稱為「資本利得收益」。如果基金為境內基金,則資本利得收益免稅;如果基金是境外基金,則資本利得收益將被課稅。

另一種基金收益,則是「配息收益」。配息收益一律都會被課稅,差別在於,如果基金是境內基金並且投資標的在台灣,則併入股利、股息所得,一年27萬內免稅;其餘的配息收益,則都屬於海外所得,也都得課稅。(原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