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科技股持續反彈 投組下跌0.1%持續領先指數

投資組合成分股


市場指數


貝佐斯的經營哲學 滿足客戶就能長久財

今年 6 月,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斥資 134 億美元(約台幣 4020 億元),併購美國有機食品零售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並且在入主首日,就將部分商品大幅降價,令各界矚目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從線上到線下,打的是什麼算盤?

時間再往前推到 2013 年,亞馬遜收購《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在媒體產業多變動盪的環境下,如今不但廣告收入每年 2 位數成長,該報用戶也突破 9000 萬人。
截至 2016 年,亞馬遜的年營收已高達 1360 億美元(約台幣 4 兆元),Amazom Prime(購買商品享有優先配送權)的會員數突破 8000 萬人。

你可能好奇,貝佐斯的每一步動向,背後到底都有什麼樣的精心策畫?《Entrepreneur》訪談了亞馬遜 2 名前員工,分享他們從貝佐斯身上的學習到的寶貴經驗。

1. 不計成本,滿足顧客需求
亞馬遜前高層主管納迪亞.施拉伯拉(Nadia Shouraboura)回憶,她剛進公司第一年時,負責倉儲管理,由於她把太多商品集中在貨架最上層,當大量訂單湧入,物流人員很難快速整理,導致出貨速度過慢,增加作業成本。

當時,施拉伯拉提出一個省錢計畫,打算取消較小量的訂單,以保持物流作業順暢。然而,貝佐斯認為公司不應該出於預算考量的問題,而減少任何一張訂單,反而要檢討快速送貨,

「對貝佐斯來說,他會不顧一切完成客戶需求。」

2. 專注內部整合管理,不要太在意「賺錢」
亞馬遜 5 年前成立貸款業務,外界猜測,他們或將進軍華爾街,做起銀行生意。不過,根據另一名前經理古魯.海瑞哈倫(Guru Hariharan)的觀察,貝佐斯似乎不是那麼在意收入和利潤,他曾經說過,

「如果你希望我對賺錢負責,那麼亞馬遜不是你該購入的股票。」

海瑞哈倫認為,身處產業領導地位的領袖,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構思新的觀念,來打造商業模式,可惜大部分 CEO 還是把重點放在收益、利潤等財務數字上,整天因為擔心賺不到錢而「失控」

反觀貝佐斯始終關注的是如何整合亞馬遜會員、調整倉庫數量等內部管理的事情上。如同經文、神話中的許多故事都會談論的「勇士」精神,

「真正的勇士,是做好他的職責,而不是擔心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