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金融市場的火雞效應

 「黑天鵝效應」的作者塔雷伯是位善用譬喻的人,他不只用「黑天鵝」說明「黑天鵝效應」,還用了「火雞」說明了「火雞效應」。我們可以用故事來了解這種效應,但首先請想像一下自己是一隻在雞舍出生的火雞⋯⋯


從你出生的第一天,你就住在雞舍裡,每天早上都有人餵你吃東西,就這樣過了n 天。然後,你開始想要知道,明天會不會有人來餵你吃東西?


一隻名叫拉普拉斯(Laplace)的火雞回答了你的問題:如果某件事情已發生過n次 , 那麼其再發生的機會是n+1/n+2次。於是你算了一下,當n越大時,其再發生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大。於是你放心了,原來隨著日子過去,你的好日子持續下去的機會也就越大


不幸的是,在一個美國人決定感恩上帝的節日,有一個人走進你的雞舍,告訴你「上帝需要你!」於是你(一隻在雞舍長大的火雞)因此被迫獻出了你的生命。

這個故事其實還有續集,某隻火雞上網作了點功課,知道感恩節很危險,就自以為掌握了市場規律,決定先好吃好睡先撈一陣,然後在感恩節之前再及時逃走就好,結果某天牠突然就被宰了,因為他沒發現自己不是在美國而是在嘉義。 

這個續集是在說,不要以為作了點功課就能完美避開風險,而是如果想賺某個錢,就要假定你可能遇到這個風險,不能承擔的話就趕快退出逃走不要心存僥倖)

回到人類的身份看這隻火雞,其所犯的第一種錯誤,就是將許多未知事件的風險排除在算式之外而不自知。生活在雞舍其實還有很多風險會讓日子難過,比如說,染疫、地震、黃鼠狼等等,但火雞們的見識太狹宰,所以臨死前才發現自己是為了慶祝感恩節而能夠每天可以吃著好飼料。


也就是說,這隻在雞舍中長大的火雞太單純,對於外在世界認識太少。除此之外,這隻單純的火雞也從未想過天天餵自己吃飼料的人其實是為了感恩節大餐才每天送上飼料。因為這種錯誤與前述未知風險不同,所以可稱之為「被低估的已知風險」


處在金融市場中的投資人就好像那隻火雞一樣,往往是單靠過去的資料所得到的結論,就天真的認為未來的一年,三年甚至五年都會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金融市場的預測總是會不準, 黑天鵝事件 總是會不斷的出現,Nassim Taleb說金融市場中充滿著許多的變數與未知的不確定性,這就好像是一隻火雞一生中所經歷的1,001個日子一樣(下圖),經過了1000個美好的日子之後,卻在第1001天的時候,一個完全沒料到的巨大變化發生了!而且下面這個圖適用於很多事情上面:一本書籍的銷售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你的血壓情況,你的個人所得,股票的股價…等等都可能會是如此。


火雞的1,001個日子



我們再對比看看1994-1998年當時發生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破產事件,是不是很像呢?這家集合了華爾街菁英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夢幻組合,在開始操作的前三年獲得的巨大的投資績效,投資人爭相捧著資金請求該公司幫忙投資,結果都成了最終被宰的火雞(我們的台灣銀行Bank of Taiwan就是當時其中的一隻),所以不要被過去的迷人績效所蒙蔽了,火雞已經告訴你了:過去的績效並不代表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